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6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科实力强大。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截至2019年底,学校共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生25276人,其中本科生13693人,研究生6712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4871人。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8门。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北林学子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德国红点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大赛中获重量级奖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农林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在94%以上。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成立了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46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应邀担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共有教职工204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2人,包括教授363人、副教授5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30人次,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8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28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3人获全国林业教学名师称号。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49个。其中,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外观测研究站7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95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总计24.9亿元。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率先在全国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为“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作出重大贡献;风景园林学科完成实践设计项目遍布全国,其中,花港观鱼项目开创中国现代公园设计典范,西湖西进、珠三角绿道等项目引领全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全方位支持2019年北京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赛区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深度参与第二轮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行动;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0余项,全面助力地方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深度参与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技术服务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和西藏“美丽珠峰”建设,支持中原绿色崛起,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北林智慧。全面助力内蒙古科右前旗打赢脱贫攻坚战,获得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好”等级,实现脱贫摘帽迈向乡村振兴。
不断推动绿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获批全国高校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插花;编纂全国林业领域最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林业典》;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绿皮书);深度参与《中国林业百科全书》编纂;师生原创话剧《梁希》在社会各界广受好评,绿色长征、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等绿色活动品牌享誉全国,为弘扬绿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主办的2个英文学术期刊《森林生态系统(英文)》《鸟类学研究(英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建设项目,成为展现学校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教合作;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牵头建立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引进十余名世界顶尖学术大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连续16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累计培训发展中国家林业官员近600人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等国际组织签署战略协议;与法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每年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承办四个科技部“111”引智基地,引进大批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交流,派出大量教职员工赴外进行学术科研合作,执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0余项。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法国等国高校开展多个联合培养项目。先后加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全球挑战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盟”,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加快实现国际化发展,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搭建高层次平台。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人文交流活动。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以及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目前学校独立设置国际学院,2020年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近34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占90%以上。
学校总占地面积13176亩,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696亩,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图书馆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藏书196.92万册,电子文献48900GB,数据库69种。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启北林崛起新征程,为建设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备注:数据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文档
- 11.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手抄报内容资料(五篇)
- 12.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吗?华东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 13.往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十大名牌大学:中国最顶级的十所大学
- 14.避雷针的原理(避雷针的原理是不是***放电)
- 15.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成语(背后议论别人的成语什么言什么语)
- 1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 17.江苏最容易上的一本大学有哪些?(参考)
- 18.空乘艺考能考哪些本科大学
- 19.为什么不建议女生复读 原因有哪些
- 20.智能手表华为和苹果哪款好-华为智能手表与苹果智能手表区别
- 21.印刷工程专业课程学什么(毕业后做什么工作)
- 22.财政学专业_财政学专业可以考哪些公务员岗位
- 23.互相推诿相关的成语
- 24.怎样关闭叮咚买菜自动定位
- 25.卧虎藏龙的法语
- 26.河南大学全国排名(河南大学排名如何?)
- 27.误惑相关词语
- 28.外流湖的英语
- 29.积痾诗句
- 30.海南900分怎么算的2025海南高考各科分值
- 31.英华相关词语
- 32.击目的网络解释
- 33.黄连素相关词语
- 34.幻翳相关成语
- 35.敦厚纯朴和活泼开朗的区别
- 36.燕花的网络解释
- 37.韶新高速隧道限速有拍照吗
- 38.锦瑟年华相关的词语
- 39.隐化的拼音
- 40.油滑近义词
- 41.康师傅3+2什么时候出的
- 42.农村信用社取一万出来需要利息吗
- 43.入户前可以贴装饰吗
- 44.2022年教师节是第几个教师节
- 45.龙拏虎掷的注音
- 46.京东如果有员工携款怎么处理
- 47.cf刷箱子技巧(cf刷箱子)
- 48.1000和375的最大公因数
- 49.关于情人节的文案给女朋友
- 50.梦见很多蜜蜂是什么意思呢
- 51.徐南铁书法价值高吗
- 52.梦见白狐狸是什么预兆
- 53.q50(关于q50的基本详情介绍)
- 54.音乐生180分高嘛
- 55.天号陈红盒38度多少钱(天号陈)
- 56.空中冲刺小游戏玩一玩(空中冲值)
- 57.幼猫吃什么奶粉好(幼猫吃什么)
- 58.银行保险柜续费能提前多久
- 59.喝牛奶记住4个最佳时间
- 60.彩云小梦可以在电脑上登录吗
- 51. 北京/上海12天军事集训夏令营
- 52.北京大兴保安公司,北京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安分公司是不是现代人贩子知道的人可
- 53.北京林业大学
- 54.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
- 55.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56.北京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 57.北京体育大学排名(最新)
- 58.北京市自考报名条件是什么?
- 59.北京图书大厦:童书借阅和共享书房获读者点赞
- 60.北京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航空空乘航空无人机专业就业前景
- 61.北京中考体育时间及项目设置
- 62.北京房山区新增3例确诊病例 其中2人为同一火锅店人员
- 63.北京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已涉及5例感染者 包含3名员工
- 64.北京快递招聘,北京快递公司招聘信息
- 65.北京朝阳两地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 66.北京联合大学王牌专业排行榜最好的优势专业有哪些
- 67.全峰快递北京站点怎么了,收购的全峰快递原股东隐瞒债务
- 68.北京市昌平区有哪些卫校、昌平区有哪些卫校
- 69.北京雅思一对一培训价格
- 70.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制片管理专业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