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 为什么想过太平日子的都愿去上海, 爱折腾的都想去北京?
原标题:许吉林:为什么想过平静生活的人想去上海,爱折腾的人想去北京?
【导读】世界上幅员辽阔或文化丰富的国家通常有两个中心,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彼得堡。中国是上海和北京,南北文化的两个典型代表。
许继林先生认为,一方面,作为政治中心和学术中心,北京的发展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国家政治。上海不一样。自晚清以来,其政治权力已经多元化,从而成为一个社会和经济中心。另一方面,北京是一个二元社会,包括两个群体:首都人和北京人。上海是一个单一制社会,人们基本上共享同一种市民阶层文化。知识分子有公民精神,公民阶级有小资产阶级精神。
他指出,民国时期北京文化单一,上海文化追求多元,但今天情况似乎颠倒了。今天的北京在文化上充满了竞争和活力,各个“村”风格多样,争奇斗艳。上海变成了上海人的上海,这种自我固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反而形成了单一的海派文化。他发现,想过平静生活的人都想去上海,喜欢折腾的不安分的人都想来北京。他认为上海创新中心最重要的障碍不是政策,而是文化,因为上海文化只欣赏高个,看不上屌丝,但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后者。他总结说,北京和上海都有各自的辉煌和不足。中国文化的优势在于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6月13日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历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双城记:比较视野中的京沪城市史研讨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讲。该演讲的删节版发表在2015年6月29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原标题为《以北京为“他者”的现代上海》,仅代表作者观点,供大家参考。
以北京为“他者”的现代上海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以北京为参照物看上海。我特别欣赏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双城记。在世界上幅员辽阔或文化丰富的国家,它通常有两个中心。美国有纽约和洛杉矶,俄罗斯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德国有柏林和法兰克福,英国有伦敦和爱丁堡,澳大利亚有悉尼和墨尔本,日本有东京和京都,中国有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也代表了中国的南北文化,彼此是。
▍的政治中心和社会中心
民国初年学者姚公和在《上海闲话》中说,上海和北京是社会中心,也是政治中心。作为两个城市的比较,早在民国时期就成为热门话题,到1930年京派和海派之间的争论非常热烈。
作为政治中心,北京发展的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国家政治。因为在皇帝脚下,地方就是国家,国家也是地方,笼罩在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
晚清以后,北京也形成了地方社团,由士绅和商人组成。但是,在近代北京,并没有像近代上海那样强大的地方自治力量。当时北京也有地方精英。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有一个叫孙的人,他是一个著名的大商人。他曾连续三届担任北京商会会长,是当年北京地方精英的领军人物,但在全国并不知名。
上海不一样。晚清以来,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其政权一直处于多元化状态。无论英、美、法、日,还是清廷、北洋,都无法独占这个东方大都市。
在中国,多势力竞争的空缺口有地方,就会给本土社会一个上升的空缺口。从一开始,上海的地方自治就是在这种夹缝中成长起来的。
矛盾的是,清末开始的地方自治与国家权力的扩张同时发生。因为贸易、经济、金融的中心都集中在上海,上海地方自治的背后有比较强大的资产阶级支持。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而是来自上层。
这种权力可以随时给你,也可以随时收回。
上海的地方自治来自于城市本身生长出来的经济文化力量,所以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爆发力。上海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文化中心,绝非偶然。
这个城市的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都是对的。对他们来说,上海是他们的家。他们主导城市的地方事务,借助城市的力量,多次挑战中央,于是上海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1900年,慈禧太后向八国联军宣战,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互保”。国家宣战,地方与“敌国”媾和。辛亥革命后,南北对峙,南北和谈在上海举行。最后,正如马勇教授所说,“中华民国不是打出来的,是谈判出来的。”谈论这个的地方是上海。
再看五四运动。运动在北京爆发了。当时北洋政府很强硬,学生上街互相抓。6月3日,上海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联合起来罢工、罢课、罢课,震惊了世界舆论。北京政府最后不得不让步,释放学生,撤换三名“卖国”官员,不敢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发生在北京,但结束于上海。它是由北京的学生发起的,随后是上海的市民,并取得了胜利。
1935年由北京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也是如此。它席卷全国后,上海各界纷纷效仿,成立了各种救国会,把一场原本单纯的学生运动扩大为全民运动。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作为学术中心和政治中心,往往会走在大势的前面。学生运动有一个特点,但是不能长久。学者造反,三年不行,三年不行,三个月也不行。但只要这个运动蔓延到上海,就会扩大为全社会运动,那就不一样了。在这两个城市,北京发展了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公共领域;但上海是市民社会的大本营,以资产阶级为核心。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几项重大体育运动都是北京先发起,然后在上海燎原,最后取得胜利。
在现代上海的市民社会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城市资产阶级,一个是文化精英。他们共同组成了杜赞奇所说的“文化权力网络”。所谓“权力的文化网络”,是指权力在一定区域内的控制,必须依托当地现有的社会文化网络,形成“权力的文化网络”。作为市民社会,上海近代形成的“文化权力网络”是由城市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组成的。他们不仅主导了上海的地方事务,而且在中央权力混乱的北洋时代,成为全国的社会中心,挑战北京的中央政府。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总商会和江苏教育会在蔡元培的提议下,联合召开了民间的国民八国会议,邀请张君劢起草宪法,由民间起草,向北洋政府施压。
近代上海作为社会中心和经济中心,在清末民初借助当地的市民社会和城市空发挥了中国政治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帝都和魔都
在近代中国,大多数最好的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都在北京。北京是中国无可争议的学术中心,今天依然如此。北京作为学术中心,知识分子的主体主要在高校。
这些学者和专家是一些国家的精英,他们继承了帝国学者的传统。除了职业兴趣,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国家和世界事务,与地方事务无关。刚才陈平原教授说,北京大学的学生有一个传统。他们不关心北京,只关心国家和世界。这一传统由来已久。美国的董玥教授研究民国时期的北京。她发现,即使是北京的这些知识分子,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生活的城市。他们欣赏的景观不是北京南部老北京当地的民俗风情,更多的是与皇城相关的皇家园林、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等。这是他们的最爱。
民国时期的北京知识分子通常与北京当地社会隔绝,但他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故乡般的柔情。
京派的许多知识分子曾经住在上海。
20世纪20年代末,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都在上海生活过,但他们不喜欢上海,觉得上海太商业化,总是被异化。30年代后,他们都回到了北京。
这些南方知识分子虽然不会说北京话,但在北京还是觉得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而是把真正的北京人,那些老北京,当成了别人。
北京知识分子与北京的联系不是历史的、社会的,而是情感的、审美的、纯粹精神的。北京只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他的精神家园,或者说文化中国。这是一种家和国家的感觉,但缺乏的是上海市民阶层所拥有的城市的认同感。
对于上海的文化精英来说就不一样了。上海是什么?上海既不是一个家,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有自己机制、血液和灵魂的城市。
民国时期上海的文化精英与北京的文化精英不尽相同。他们主要不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而是两类人,一类是出版家、报业巨头、记者、编辑、民间教育家,另一类是以自由作家为主体的流浪文人。
虽然他们气质不同,一个是布尔乔亚,一个是波西米亚,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他们是流动的,共享着同城的文化。
例如,该报的老板石,既是银行家,也是报业巨头。另一批放荡不羁的流浪者来自全国各地,就像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中的萧红和萧军一样。在上海,我靠自由写作和卖稿子为生。
这些人看似对资本主义充满了仇恨和批判,但他们的生存境遇却离不开这样一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文化市场。所以这两组上海知识分子看起来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海这座城市有个绰号叫魔都。魔都的魔力在哪里?你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也可以说它代表现代文明。
不管怎么说,上海这座神奇的城市就像一个文化上的熔炉,把所有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都融化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包括反叛者,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和城市认同感。
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最终,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无法偏离资本主义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中国的双城记就是这么精彩。
▍二元社会和一元社会
我观察北京上海多年,发现北京是二元社会,上海是一元社会。怎么理解呢?
众所周知,1949年后的北京可以分为大院文化和胡同文化。住在大院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在政府机关和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属于北京的上流社会,但大多不是北京人。确切的说,他们是一群北京人,不是北京人。
真正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大部分是北京底层的蓝领。
这两个阶层,一个来自首都,一个来自北京,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上截然不同,存在着某种不可逾越的鸿沟。
去北京人家里,进门就不用问主人的情况。看他家的布局和环境,可以大致判断主人属于什么阶层,是北京人还是首都人。
但是这种判断方法应用到上海就失效了。尽管上海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和地位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基本上分享着相同的文化,即市民阶层的文化。过去上海有工人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但是进入一个家庭,有时候很难判断主人属于哪个阶层。上海的文化人家庭也是井井有条,市场精神很强。我去工人家的时候,客厅里有一整套大英百科全书。
上海是一个文化单一的社会。精英阶层和市民阶层在身份上是流动的,但在文化上是整体的,属于有文化追求的城市市民阶层。文化人是公民意识,公民阶层是小资产阶级。
▍是中国的文化之都和国际大都市
北京作为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这几年北京变洋气了,鸟巢、水立方、西方的后现代风格各有格局。但是北京的建筑最失败的就是所谓的中西合璧。
相比之下,就城市特色和公共利益而言,上海被视为外国的,而非“中国的”。上海1843年开埠并不奇怪。城市本身是全球化的产物。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上海。
上海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她只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有所收获,却没有失去。这就是上海和其他很多开放城市的区别。
上海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像纽约一样,它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近代中国,西方文化首先来到广州,但广州在地域上属于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有较大冲突。所以直到今天,广州仍然是一个充满南方情调的中国城市,而不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但是,上海在地理上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与欧洲文化中新教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天主教的艺术情调相匹配,具有亲和力。
而且,世界文化的其他重要流派,如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日本东方文化等。,也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文化。海派文化呈现出多样的世界主义风格,与北京的中国风形成鲜明对比。
▍不欢迎屌丝?
民国时期,北京文化是一元的,上海文化是多元的,今天似乎反过来了。昨天去了东城区南锣鼓巷,看了之后很感慨。有点像上海的田子坊,但是感觉很不一样。
从上海人的角度来看,南锣鼓巷很乱,甚至有点脏,但是文化丰富多彩。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没有北京有文化。有一年,我邀请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来华东师范大学做讲座。有同学问他,你对北京的印象如何?李欧梵脱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个有文化的大村。”
如果村不是贬义的话,北京确实更像一个村,有无数个复数的村。大量北漂带着梦想涌向北京,北京愿意容纳他们,无论是海归、土豪、屌丝还是流浪艺人。
今天的北京在文化上充满了竞争和活力,到处都是山丘和村落,风格多样,争奇斗艳。从上海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村落似乎有点“老套”,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今天北京的文化创造力比上海强多了。
民国时期,上海也是一个吸纳五湖四海精英的大都市,创造了旧梦海上的辉煌。但1949年后,上海成为计划经济的大本营,人才流动处于半封闭状态。上海成了上海人的上海,文化越来越统一。
虽然20年来重新开放,但文化自我固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有一个词形容上海,叫“海纳百川”。大部分人理解这个词的表面,以为海派文化是海纳百川,容量满满,吸引着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
但是,根据我的解释,江海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上海的城市文化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河流,一旦来到上海,都被上海同化了,形成了单一的海派文化。
过去,美国也自称是一个大熔炉,吸收所有外来文化。后来被人诟病,所以今天的美国已经不能自称大熔炉了。那是政治上不正确的,美国文化已经转变为文化多元主义,包容性极强。今天,北京的文化有点像美国。很宽容,也很贵。
21世纪,城市的未来取决于其创新能力。但上海的创新能力,且不说和北京的距离,连深圳杭州都不如。
所以今年上海提出建立创新中心,但在我看来,上海建立创新中心最主要的障碍不是政策,而是文化。因为海派文化只欣赏高个,看不上屌丝。
但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屌丝阶层。十个雄心勃勃的屌丝,九个失败,一个成功,都是伟大的创新。
上海自以为高大文明,整个城市非常规范统一,却缺少一种真正的创新能力。北京看起来有点乱,但是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空。适度的混乱导致创新,过度的规范只能坚持。
我发现,不管是高大上的海归,还是国内的屌丝,每个想过平静生活的人都想去上海,而喜欢折腾的不安分的人都想来北京,所以上海变得越来越规律,这让上海文化越来越单一,缺乏生活的多样性和原创性。
上海文化有什么特点?没有特色成为海派文化的特色。模糊,美丽,但熟悉。今天的海派文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模仿国外是最高的。我们拥有时尚的一切元素,用的是外国人的理念、框架、表达方式,加上中国的材料,但缺少的是自己专属的创意。
海派文化讲究与时俱进。上海将永远是时尚之都。上海人看不起北京、香港、广州等城市,眼睛盯着巴黎、纽约、伦敦,把世界级作为追赶的标尺。与时俱进让上海与国际接轨,比北京“国际化”多了。她总是在学习世界的高度,却总是落后于别人,无法超越。上海总是在变化,成为上海成功的法宝,也是无法登顶的障碍。为什么?如果一个城市总是在变化,没有自己的恒常性,是爬不上一流高地的。另一方面,北京虽然变了,但在变中不变。如果它能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然后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发扬光大,它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海派文化是流动多变的,缺乏细节,缺乏弹性,缺乏专注,聪明博学,但缺乏自信和稳重。大上海,小市民,这是上海文化的顽疾。
北京和上海,北方和南方,帝都和魔术都有各自的荣耀,骄傲和缺点。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东西方之间有文化差异,南北之间也有文化差异。
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既是冲突的,又是互补的。中国有这个“双城”是多么幸运。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希望这次“双城记”研讨会是一个开始,成为一个固化的空京沪两地学者、知识分子交流对话的空间。我们可以从北京的角度看上海,从上海的角度看北京,互相竞争,互相支持,和齐飞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ym.55jiaoyu.com/show-28287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干警观看交通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心得五篇
 - 12.护理专升本难吗通过率有多大
 - 13.图字行书图字书法图片大全(行书七字春联书法欣赏)
 - 14.国家税务局山西省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系统怎么报税-牛求...(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电子税务局报税方法)
 - 15.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毕业设计和任务书)
 - 16.温情脉脉
 - 17.淮北卫校(淮北卫校2023年招生计划)
 - 18.cute是什么意思—mule是什么意思
 - 19.新产品发布会开幕式致辞范文
 - 20.学籍卡有什么用,学籍卡和学生证的区别是什么
 - 21.中考体育没考好,可以申请重考吗?如何申请?
 - 22.叫我如何不想她,叫我如何不想她赵元任唱
 - 23.requires(requirespermissions注解)
 - 24.动物医学就业前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就业前景)
 - 25.39所985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全国985大学最新排名2022
 - 26.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情况总结
 - 27.财务预算怎么做、财务预算怎么做模板
 - 28.OPPO是什么意思OPPO是什么英文的缩写(oppo是什么意思oppo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 29.袋鼠简笔画袋鼠简笔画简单又好看(qq红包袋鼠怎么画简笔画)
 - 30.广东省教育局官网
 - 31.送给兄弟的歌(送给兄弟的歌应该唱什么)
 - 32.hd4000相当于什么显卡(笔记本hd4000相当于什么显卡)
 - 33.初中毕业想学音乐去哪个学校(没考上高中可以上音乐学校吗)
 - 34.985和211通俗易懂的解释
 - 35.本科二批是什么意思,本科一批是什么意思
 - 36.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预测)
 - 37.黑龙江工程学院邮编_黑龙江工程学院邮政编码查询_附地址和介绍
 - 38.瞻仰是什么意思—瞻仰,是什么意思
 - 39.现在学什么技术***(现在学什么技术***写不限学历,简单方便)
 - 40.形容一个人城府很深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城府很深用什么成语)
 - 41.傲然挺立的意思是什么(傲然挺立是什么意思解释)
 - 42.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 43.词语解释:避世的意思是什么
 - 44.busy是什么意思、bus是什么意思
 - 45.天津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有哪些学科入选?
 - 46.记一次游戏作文400字四年级上册13篇
 - 47.往年安徽阜阳师范大学专升本招生专业汇总!建议收藏
 - 48.租房协议书怎么写(租房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 49.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预测预测)
 - 50.石河子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往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安排)
 - 51.赶紧的反义词是什么;赶紧的反义词是什么二年级下册
 - 52.NYFS是什么意思NYF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nyfs是什么意思nyf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 53.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往年武昌职业学院新生缴费指南
 - 55.陂陀是什么意思陂陀的解释是什么(稚子的稚是什么意思)
 - 56.什么拂面成语(什么拂面成语四字词语二年级)
 - 57.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感恩父母的一句话简短
 - 58.冯骥才苏七块为什么立这个规矩
 - 59.石家庄28中(石家庄28中2023年5月九年级模拟)
 - 60.深圳大学,分数线预测预测(深圳大学分数线预测预测往年录取分数线预测预测)
 - 51.北京科技大学仪器共享平台
 - 52.北京大学医学部报名条件、招生要求
 - 53.北京小米总部地址在哪里,南京小米总部地址
 - 54.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学校2023学费、收费多少
 - 55.北京印增加学院最新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 56.【钛晨报】上海:优化人才直接落户、居转户、购房等条件;往年北京市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特斯拉上海已实施双班制
 - 57.北京招投标信息平台公告怎么样,招投标新政改革7大亮点
 - 58.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怎么样,环境如何
 - 59.5·18国际博物馆日 | 北京圆明园将携《马首铜像回归展》与观众相约线上见
 - 60.直击北京高考试卷押运:全程实时监控 民警随车护卫
 - 61.北京物资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怎么样?
 - 62.北京医学影像学校招生_医学影像课程|分数|简章|就业_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 63.北京小米之家怎么样啊,想开一个小米线下实体店
 - 64.平谷区消防救援支队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复课前安全检查工作
 - 65.北京交通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
 - 66.北京通州北苑社区,通州北苑社区有哪些
 - 67.达富苑小区属于哪个学区,北京达富苑小区二手房
 - 68.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 69.北京小米公司招聘信息查询,公交公司招聘信息查询
 - 70.北京机动车限行,北京车辆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