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出纠纷找谁主张权利
网络直播真的越来越受欢迎了。不久前的数据显示,网络直播间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100亿。但是,一方面货真价实的火了;另一方面,直播间不断“翻车”,假货横行,更有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被警方带走。如何防止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被“割韭菜”,面对消费欺诈应该向谁维权,如何建立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可以通过涉及商品直播的案例了解裁判规则、避坑、纠纷救济方法。
选择平台下单,避免私下交易。
小李在某短视频平台主播的直播间看书法练习直播时,看到主播卖写字教程和笔的广告,于是联系主播微信,达成交易意向,微信支付280元。
小李收货后发现笔尖出水不畅,告知主播钢笔有质量问题。主播同意更换同型号的新笔,但后来以各种理由拒绝给小退款。
小李联系短视频平台所属公司,要求公司解决此事,但公司拒绝了小李退货的诉求,拒绝提供主播身份信息供小李起诉使用。后小李以短视频平台所属公司主播销售“三无”产品、恶意欺诈等事实为由,将该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购物损失及三倍赔偿共计1120元。(秦鹏博)
法院认为,该公司作为直播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上传视频和直播的互动功能。小李与该主播并未通过涉案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购物链接进行交易,因此小李与涉案公司不存在交易关系。小李与主播通过微信转账,双方成立买卖合同,涉案公司并非合同相对人。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小李的诉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赔偿后,网络平台提供者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依法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交易平台的提供者不是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也不是中介或出租人,而是为交易双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主体。上述案例中,小李通过微信与主播进行交易。没有第三方平台,他的交易行为无法得到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和规范。所以建议喜欢通过直播购物的朋友一定要在知名网购平台上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商家,下单时在平台链接下单。
“薅羊毛”被“割韭菜”找合适的经营者寻求赔偿。
2019年5月,小王在某APP的直播间看直播。主播小许在直播间向粉丝推销手机,介绍手机原价一万多元。由于手机用了几个月,能卖到四五千元。他还推广说,需要购买的观众可以在主页信息中添加微信号联系他们。小王按照推荐在小许首页加了微信,然后询问了价格、交易方式和手机信息。对方称微信转账,快递。
小王收到货物后,认为涉案手机是假冒伪劣,要求小许退款。小许回复说被骗了,要等下家才能退货,然后就把小王拉黑了。
小王向直播平台投诉,公司给出的回复是“结算失败,对方账号已处理”。几天后,小王发现主播还在直播,随后多次联系直播平台,官方做出了上述回复。
2019年12月,小王按照快递单上的地址,在成都小许的单位请假维权,发现小许已经离职。小王在成都待了几天,多方努力未果,于是以网购合同纠纷为由,将小许和直播公司起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判令小许向小王退还购房款4000元,并分三次赔偿12000元。同时赔偿小王合理费用3000元。
法院认为,小许继续在直播间挂出“小黄车”,是其利用主播身份不断为商家导流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具有销售商品牟利的主观故意。因此,小许可以被确定为电子商务运营商。小许在私下交易中的直播发货,可以看做是利用主播的身份来引流,实现流量的变现。其具有主播和商品卖家的双重身份,其直播发货应认定为经营行为。
同时,认定涉案手机为伪造机,根据当庭演示的涉案手机短期使用体验和外观,可以判断涉案手机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小许告诉自己,他使用过涉案手机,所以他应该对涉案手机有所了解。但其在交易过程中,明确告知小王涉案手机功能可以,属于隐瞒事实,谎报真相,导致小王在错误认识下购买,构成欺诈。a公司已经尽到了事前告知和事后监管的义务,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直播的优点是主播和客户之间的粘性和信任度更高,客户下单更直接,缺点是门槛低。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卖家对所售产品了解不透彻,从业人员资质把握不准,娱乐主播涉黄,电商主播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及时,主播与商家合作求销量,主播互相争夺客源,价格越低赚不到钱,卖假货等。本案是直播中常见的诈骗手法。单靠互联网个体监管可能不足以解决行业漏洞,还需要对直播平台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约束。
直播套路拍幸运交易比较谨慎。
看到某贸易公司购买缅甸翡翠原石直播,就和别人合伙购买,平摊原石价格和手续费22万元。小雨在购物网站确认收货,并向贸易公司支付了22000元。
不到10人确认收货后,贸易公司将石头放行,并播放原石破碎成大块的过程,但没有播放小块石头切割、分发、包装的过程。贸易公司邮寄货物给小雨时,小雨认为货物与当时贸易公司描述不符,退货并申请退款。贸易公司拒绝退款,认为是买家反复确认后切割的原石。发货前,公司已将分配给小石头的小石头照片发给小石头确认发货,因此买方不能以质量问题或描述不符为由退货。随后,小雨将该贸易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2.2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雨等人通过某贸易公司中介购买缅甸原石,该贸易公司向小雨收取手续费,小雨与该贸易公司之间存在中介服务关系。此外,贸易公司还为小雨提供除石、送货服务,因此与贸易公司之间存在包含诸多内容的合同关系。
如果你以比打开的小的石头与贸易公司的说法不符,你没有收到货为由要求退款,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否则,你要承担无法举证的后果。但如果小余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拒绝提货,则可以认定其行为属于无正当理由拒绝提货,涉案石材毁损、灭失的风险应由小余承担,那么未提交涉案石材的后果也应由小余本人承担。因此,法院判决驳回小于的诉讼请求。
在直播间购物时,主播显示的真实商品可能与下单链接显示的商品不一致。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销售者销售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产品不具有产品应当具有的性能而没有事先说明的;(二)不符合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的产品标准;(三)不符合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表明的质量条件的。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这时候消费者就需要对买卖双方约定的商品质量和购买的商品质量承担举证责任。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物直播时注意取证主播所描述和承诺的商品质量,在浏览网页时保存商品的宣传图片或文字截图,同时保留商品原件并拍照保存,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维权。
直播带货出新规平台责任难推卸。
带货直播的规制、立法和司法实践,正在从传统的对直播间主播身份的关注,转变为对直播内容、直播平台、直播间法律责任的关注。
以往对于直播法律责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直播主播的个人责任上。有货主播大致可以分为代言主播、销售主播、制作主播三种,身份也相应的分为广告代言人、销售、制作人等不同角色。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随着直播行业的日益成熟,个人陆续退休,主播们纷纷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加盟MCN公司进行直播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个直播间的运营。
同时,运营带货直播的直播平台也不同于其他平台。互联网直播平台、互联网音视频平台等以制作和提供内容为主要业务的平台,为其用户提供网络直播营销服务。因此,直播平台存在电子商务活动的,也将被认为符合《电子商务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场景+功能”的认定标准。
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账号和直播营销功能的注册注销、信息安全管理、营销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机制和措施。同时,《办法》还对安全评估、备案许可、技术支持、平台规则、身份认证及动态验证、高风险违法行为的识别与处置、新技术及跳转服务的风险防范、构成商业广告的有偿导流服务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比如,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与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直播间经营者签订协议,要求其规范直播营销人员的招募、培训和管理流程,履行对直播营销内容、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义务。在这一规定下,直播平台如果不能证明自己尽到审核义务,就要对消费者负责。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就有了更多的保护。
可见,当消费者在直播间被“剁韭菜”时,可以被问责的主体包括主播、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平台。如果涉及产品质量责任,生产者也可以主张权利。
多管齐下促进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分类分级监管,促进监管科学化。直播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家电、日用品的商品营销,还包括基金、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的直播。但直播平台没有差异化投放,导致财经直播营销主体混乱或暗藏欺诈风险;直播营销存在销售误导的风险。直播平台要进行分类监管,帮助不同消费群体识别产品。
其次,夯实平台责任,落实平台认证机制。《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网络直播平台有义务对商品的身份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对直播间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制定并公布关于直播内容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基于上述法律义务,规范直播间和主播带货行为的最佳途径是推广平台认证机制,对消费者评价好、商品和服务真实性高的直播间和主播进行平台认证。这样平台责任就具体化、可视化了,消费者可以直观地选择有保障的直播间进行购物消费。
最后,利用好大数据,增加消费风险预警的效率。将平台上消费者的身份信息与其消费行为进行动态匹配。比如,对于未成年消费者,一旦发现有大额消费、不当消费烟酒未成年人等异常消费行为,应及时发送提示信息,并联系其监护人,减少监护人只能通过诉讼撤销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情况。
相信随着直播行业的日益成熟,分类分级监管的科学推进,以及外卖主播个人责任和直播平台责任的提升,直播行业会给消费者带来更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更舒适的购物体验。
【纠错】本文地址:http://www.ym.55jiaoyu.com/show-26916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专业介绍_河北
- 12.2023东华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13.烟台城乡建设学校2025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对象
- 14.湖南工学院是什么样的大学(附王牌特色专业)
- 15.湖北高考专科分数线汇总(2012-2022年)
- 16.校友会2025北方工业大学专业排名
- 17.2023河北工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参考)
- 18.济南三中(领秀校区、市南校区)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19.2023年青海高考分数线(2025参考)
- 20.西安欧亚学院学校代码是12712(学校代码)
- 21.2023中国海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2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网址
- 23.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介绍_山东应用英语的
- 24.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哪些专业,定西师范高等专科
- 25.2025盐城护理学校有哪些盐城护理学校名单一览表
- 26.飒爽英姿,2021年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学生军训风采
- 27.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_宣城招生网
- 28.邦博尔渭南招生网_渭南招生信息_渭南招生考试平台
- 29.安徽马鞍山中考分数线(2022)-2023年参考
- 30.河北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学校
- 31.2022山东所有专科学校名单一览表山东专科学校最新
- 32.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_成都招生网
- 33.2025益阳民办中专学校有哪些益阳民办中专学校名单
- 34.铜陵一中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35.贵阳兴农中学网站网址
- 36.渭南师范学院学校代码是10723(学校代码)
- 37.2025湖北公办护理学校有哪些湖北公办护理学校名单
- 38.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阎良校区在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
- 39.2025年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
- 40.2023陕西师范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41.重庆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 42.西昌礼州中学2021年学费、收费多少
- 4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哪些专业,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
- 44.女生学石油专业哪个好?(附适合女生的石油类专业)
- 45.2023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 46.濮阳市油田二高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47.河南高考二本分数线汇总(2012-2022年)
- 48.2025全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49.青岛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2025年招生简章
- 50.2025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 51.菏泽学院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 52.上海市崇明中学_上海招生网
- 53.2025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开设的专业一览表
- 54.广东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专科学校
- 55.江苏淮阴中学2020年宿舍条件
- 56.柘城二高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57.肇庆科技中等职业学校2025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
- 58.百色祈福高级中学_百色招生网
- 59.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历年招生分数线一览表(2023参考)
- 60.景德镇十大高中排名(最新)汇总
- 51.躺进美白舱 你收获的可能只是短暂的假白
- 52.邹城技工学校往年地址在哪里
- 53.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成功 “微笑计划”卫星有了坚实根基
- 54.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往年报名条件、招生对象
- 55.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 56.四川省珙县职业高级中学地址在哪里
- 57.“钻石的缺陷”为量子计算机提供完美接口
- 58.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公办还是民办
- 59.做活做新农村电商,激发乡村产业澎湃活力
- 60.除了汤圆,还有这份关于赏月的科普大餐
- 61.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怎么样/学费/电话
- 62.往年春节期间移动数据流量创新高
- 63.工业互联网赋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 64.数字人民币春节消费季“火出圈”
- 65.发展提速,算力赋能效应凸显
- 66.曲阜中医药学校怎么样/学费/电话
- 67.热木星黑暗面神秘面纱首次揭示
- 68.齐鲁医药学院收费标准,学费多少-好不好
- 69.珙县芙蓉职高学费多少钱
- 70.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有了新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