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化为魂 旅游为本 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临沂文化为魂 旅游为本 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原标题:临沂文化是灵魂,旅游是基础,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乡亲们,欢迎来扫盲班学习文化……”在山东临沂沂南县常山庄村的一个农家小院,沉浸式情景喜剧扫盲班正在上演。老房子、老石磨、演员破旧的服装,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老沂蒙区……山东红嫂故里旅游区自2021年以来创新性地安排了《识字课》等6部沉浸式情景喜剧,为景区增添了新的流量,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临沂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临沂加大文化与旅游融合力度,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根本,建设了8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创建了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8个重点村、1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7个省级风景名胜村。

被誉为“山东小延安”的莒南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依托景区设立书香驿站,打造林炎书屋文化品牌,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走进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景区,一栋前面写着“书香驿站-旧址分站”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推开门,书架上有3000多册记录当地红色资源、历史文化的文献,供游客查询和借阅。在几十公里外的朱陆镇李家圈村,作家李艳林用自己的祖屋和多年的捐助,建起了一座乡村书店——林炎书店。自2020年4月揭幕以来,它已经举办了八场阅读分享会...李家圈村一时间名声大噪,至今已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沂水县泉庄镇天王城景区是以“古”的地质特征为核心旅游资源,以《沂水县志》中记载的“入乡居此”的文化支撑。景区在古山顶建有真人男女对战表演《列王之战》。2012年,景区对春秋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巨型青铜鼎、青铜剑、车马坑等多处遗迹,吸引了众多游客。

天上王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春秋墓的发现证实了千年王城传说的可靠性,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在旅游路线上设置了春秋墓景点,在发掘现场保护了原址,并在原址周围设置了文化展板,向游客展示了该国的风光、出土文物、历史和传说等。春秋墓发掘期间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现场播放了墓葬发掘直播过程中的电视采访、纪录片等视频资料。

根据春秋墓的相关资料,景区还开发了一套模拟考古发掘课程。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可以在游览中感受历史文化,尽情挖掘。景区还开发了考古盲盒等文化创意产品。

今年春节期间,沂水县沂蒙彩虹镇吸引了很多游客。“最神奇的是,铁水撞天空的时候,比烟花还好看。河水的倒影和景区的灯光特别好看。”临沂游客宋先生看完景区的打铁花艺术后感叹道。沂蒙彩虹镇还在彩虹郭超街设立了豆腐坊、煎饼坊、酒厂等传统手工作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民俗文化,购买旅游商品。

“太震撼太感动了,看演出的时候哭了好几次。”来自临沂的游客王女士在山东红嫂故里旅游区观看了沉浸式山村剧场的《沂蒙四季红嫂》演出后激动地说。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山庄把发展红色旅游、群众增收和精神繁荣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小而精的演出,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不仅降低了供给成本,也为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9381”是原三线军工山东民丰机械厂的代号。曾经的先进军工企业也经历了人去楼空空的孤独期,但如今已更名为代谷三线军工文化园,老牌军工企业实现了“涅槃重生”。

岱崮三线军事文化园位于蒙阴县岱崮镇岱崮地貌旅游区。Dailandform旅游区总经理曹兴刚说,蒙阴县党委政府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文旅融合的原则,对军工厂实施保护性开发。原办公区用于改造建设包括三线部队招待所、知青招待所、三线部队礼堂在内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原生活区用于改造“1970花园公社”。利用原有的生产车间开发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洞穴状地质博物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结合三线军事文化,设立了室内外实弹射击场,设立了山东三线军事文化研究室和孔子学院。

如今,岱崮三线军事文化园承载着红色教育、“三线”军事文化、国防教育、研学旅行、养生、度假休闲等功能。,乡村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山东省五星级农家乐。

近年来,代谷三线军事文化园以“村村共建、开发、共享”的理念,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与村民签订养殖协议,以保护价回收当地农产品,注册“代谷乡老农”系列品牌,打造代谷地貌民俗文化节、桃花旅游节、富阳美食节等民俗文化品牌,并以常态化方式举办半程马拉松。(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临沂文化为魂 旅游为本 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本文地址:http://www.ym.55jiaoyu.com/show-121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